当前位置:首页 > 银行系统 > 模拟试题 > 笔试模拟 > 正文

2017银行春招考试言语理解模拟题三

发布时间:2017-04-13 15:58:16来源:弘新教育浏览: 次

  参考答案及解析

  1.【答案】【弘新解析】依据事物发展的规律,应是先有互相了解,才能协调共同的活动,只有协调好了共同的活动才能够组织社会生产。故本题正确替案为D

  2.【答案】A【弘新解析】分析四个选项,可先判断自句,C、D项均以⑥②开头,而⑥句中的“高山雪线通常应该”和②句“这不符合常理”相矛盾,故②句不能紧接在⑥句之后因此排除C 、D。⑤④句解释青藏高原雪线高的原因,②接其后不合逻辑,排除B,本题答案为A。

  3.【答案】C、【弘新解析】分析可知,文段论述的主体是“改革者”,B、D两项谈论的是“改革”,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故排除。C项的“孤独”与横线后面“寂寞”相呼应、“不被大多数人理解”于横线前的“民众的不理解”相吁应,因此C项与A项相比,与原文衔接更恰当。且A项填入原文,逻辑不通。因此本题答案选C。

  4.【答案】A【弘新解析】文段首先指出了周庄与其他文化古镇相比,旅游收入尤为可观,接下来说明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—陈建飞作品的“传播”使周庄更具知名度。由此可知,文化传播对经侪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、故A项为正确答案。

  5.【答案】A【弘新解析】分析材料可知,文段第一、二句描述的是西南的地形特征;第三句阐述的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状况。文段中“因此”一词使其前后内容构成因果关系。故本文段意在强调云南的地形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因果关系。故正确答案为A。

  声明:本文由弘新教育整理编辑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-“弘新教育”。

  (责任编辑:陈老师)

  推荐文章

  2017银行春招考试言语理解模拟题一

  2017银行春招考试言语理解模拟题二

  2017年银行春季招聘考试资料分析题三

  2017年银行春季招聘考试资料分析题二

\

上一页 1 2 < 下一页

重点推荐